一、起源与筹备(2008-2016)
2008年:响应国家政策,山西省依托中北大学、山西大学等四所高校,筹建山西中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。
2009年:获科技部、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(更名后为“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”)。
2012年:山西大学将渊智园旧图书馆改造为科技园分园,首批12家科技企业入驻,覆盖环保、生物医药、信息技术等领域。
2015年:成立“山西大学渊智众创空间”,2016年获评省级众创空间。
二、市场化运营启航(2016-2020)
2016年12月:山西大学授权资产经营公司成立 “山西山大科技园有限公司” ,开启市场化运营。
2017年:
¡ 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(7月)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(12月)。
¡ 启动文化创意园区建设(改造旧图书馆,2019年5月启用)。
2018年:
¡ 布局“一园三区”(蕴华创新产业园区、渊智众创园区、文化创意园区)。
¡ 启动蕴华庄高层住宅底商装修工程,打造创新产业基地。
2019年:
¡ 举办“山西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服务山西转型发展项目成果展”。
¡ 成立清徐资源协同创新中心、寿阳县现代农业产学研基地。
2020年:
¡ 疫情期间减免企业孵化费,发布专项扶持政策。
¡ 获批山西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。
三、国家级跨越与升级(2021-2023)
2021年:
¡ 5月:获科技部、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(第十一批)。
¡ 11月:运营主体更名为 “山西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” 。
¡ 建设中试基地(聚焦新材料、中医药等四大产业)。
¡ 开放“黄河民艺馆”文化教育基地。
2022年:
¡ 获批山西省科普基地、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。
¡ 启动晋中分园建设,服务区域产业升级。
2023年:
¡ 新增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资质。
¡ 布局忻州分园,深化校地合作。
¡ 入驻 “晋创谷·太原”创新特区,牵头组建高校成果转化服务中心。
四、分园拓展与协同创新(2022至今)
1. 晋中分园(2022年启动)
¡ 联合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、山西中医药大学,共建双创基地。
¡ 开展技术经理人入企服务,推动产学研对接。
2. 忻州分园(2023年启动)
¡ 依托忻州创新生态研究院,服务大健康、文旅产业。
¡ 组织科技人才小分队服务14县企业。
五、党建引领与使命担当
2021年:成立科技园第一党支部,强化党组织建设。
2022-2024年:
¡ 开展“党建+产业”融合活动(如晋中开发区产教融合交流会)。
¡ 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学习,传承奋斗精神。
核心理念:
¡ “以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勇于担当的精神,连接学术与社会,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”。